九月的长沙,暑气未全消,秋意已悄至。我于一个晴好的下午,独自往橘子洲去。
从地铁口出来,便见湘江横在眼前,江水不甚清澈,却也浩浩荡荡向北流去。橘子洲卧于江心,如一长梭,两头尖尖,中间饱满。桥上行人络绎,多是本地市民与外来游客混杂,笑语喧哗不绝。
入园不需买票,只消预约便可。洲上林木葱茏,樟树、桂花、橘树夹杂而生,绿荫蔽日,走在下面,不觉凉爽许多。小径洁净,时有电瓶车往来,载着些走累的游人。
我最想见的是青年毛泽东艺术雕塑。循着指示牌前行,未几便至。那雕塑果然宏大,青年毛泽东眉头微蹙,目光炯炯,发丝向后飞扬,一副“问苍茫大地,谁主沉浮”的气概。游人纷纷在此拍照,有模仿伟人姿势的,有单纯比划剪刀手的,热闹非凡。我立在一旁,看湘江北去,想见当年毛泽东独立寒秋,看万山红遍的景况,而今楼宇林立,大桥飞架,已是另一番天地了。
沿江边漫步,见不少垂钓者,一人一竿一桶,静坐水边,如老僧入定。问得一老者,言道湘江鱼虽不多,但偶尔能钓上鲫鱼、鲤鱼,不在乎收获,只贪图这份闲适。我深以为然。
走累了,便在草坪上小坐。恰逢周末,有许多家庭携毯子、食盒来此野餐。小孩子奔跑嬉戏,大人则闲话家常,一副都市中难得的惬意图画。不远处有年轻人在弹吉他唱歌,周围聚了几个人轻声应和,唱的是流行歌曲,却也不觉吵闹。
待到日头西斜,我往洲尾的橘园行去。此时橘子尚未全熟,青黄参半,累累垂在枝头,可爱得很。树下立着牌子,写着“请勿采摘”,但似乎无人看守。想来长沙人素质是高,竟不见有偷摘者。
最妙的是黄昏时分,我坐在临江的长椅上,看对岸城市渐次亮起灯火。岳麓山隐在暮色中,轮廓模糊,而高楼霓虹闪烁,倒映在江水中,粼粼波动。晚风自江面吹来,已带了些许凉意,吹得岸边柳枝轻摇,也吹散了我一天的疲乏。
离园时,天已墨黑,回头望橘子洲,只见灯光点点,如星子撒在江心。忽闻得桂花香气,幽幽淡淡,随风飘散,才知道中秋不远了。
此番游橘子洲,未见惊天动地之景,却得闲适自在之趣,甚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