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年没有来武汉了,它不仅九省通衢,长江汉水交汇之处,有黄鹤楼巍然矗立,有热干面香飘街头。亲历之后,方知武汉之大,不止于地理;武汉之美,不止于风景。
这次到武汉,恰是九月,天气微热。从汉口站下车,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湿润的风,夹杂着江水的气息。安顿好行李,便乘地铁前往江汉路。江汉路上行人如织,两旁是民国时期的欧式建筑,红砖墙,拱形窗,颇有几分旧时租界的风貌。然而店铺里卖的都是时髦货,霓虹灯闪烁,音乐声喧嚣,新旧交融,竟不觉得突兀。
次日清晨,特地起早去体验武汉的“过早”文化。街边小店已然排起长队,师傅手法娴熟,烫面、捞面、加料,一气呵成。我要了一碗热干面,芝麻酱香浓郁,面条劲道,配上一碗蛋酒,滋味确实独特。坐在简陋的塑料凳上,看武汉人端着纸碗,边走边吃,步履匆匆却不忘享受早餐,这大概就是武汉人“快意生活”的写照罢。
饭后乘公交至长江边,但见江水浑黄,浩浩荡荡向东流去。武汉长江大桥横跨两岸,气势恢宏。桥上车来车往,桥下轮船穿梭。登黄鹤楼远眺,整个武汉三镇尽收眼底。古人云“黄鹤一去不复返,白云千载空悠悠”,如今黄鹤虽不复见,但长江依旧奔流,城市日新月异,别有一番感慨。
傍晚时分去东湖漫步,湖面辽阔,波光粼粼。租一辆自行车沿湖骑行,杨柳拂面,清风送爽。湖边有人垂钓,有孩童嬉戏,有情侣相偎,悠然自得。东湖之大,出乎意料,骑了半晌还未绕完半圈,只好在磨山脚下歇息,喝一碗冰镇绿豆汤,暑气顿消。
既然来了,不得不到户部巷寻小吃。这条窄窄的巷子挤满了各色摊贩,豆皮、汤包、鸭脖、糊米酒……香味四溢,令人垂涎。尝了刚出锅的三鲜豆皮,外脆内软,馅料鲜美,果然名不虚传。夜幕降临,长江两岸华灯初上,坐轮渡从武昌到汉口,江风拂面,看两岸灯光璀璨,如星河倒映江中,美不胜收。
第三日参观湖北省博物馆,越王勾践剑、曾侯乙编钟,件件都是国之重宝。站在编钟前,想象两千多年前的乐音,不禁感叹楚文化的博大精深。午后去归元寺,古刹清幽,香火缭绕,与寺外喧嚣的都市仿佛两个世界。
临走前,又去吃了一次热干面,似乎比初来时更能品出其中的滋味。武汉就是这样一座城市,初觉粗犷,细品之下却有万千风情。它有大江大湖的大气,也有市井巷陌的温情;有千年古城的底蕴,也有现代都市的活力。
火车缓缓驶离武汉站,窗外景物渐次后退。我想,我还会再来武汉的,来看武大的樱花,来尝秋天的螃蟹,来感受冬日江城的寂静。武汉的魅力,岂是一次匆匆之旅所能穷尽?